哈尔滨伏尔加庄园¥476起立即预订>
哈尔滨伏尔加庄园¥476起立即预订>
4.伏尔加庄园:复加着俄堡光环
展开更多酒店
展开更多酒店
2017年07月27日,跟团游伏尔加庄园,导游在车上给我们推销了船游伏尔加和俄罗斯歌舞表演,坐船每人30元,歌舞表演100元,她强调俄罗斯美女那双大眼睛很勾魂,那双大长腿很迷人,俄罗斯帅哥英俊潇洒,表演完可以随意和俄罗斯帅哥美女合影,100元光是合影就很划算了,别说还能看表演。我只买了船票——我以为到旅游景区看表演是最不划算的。
发表于 2017-07-12 19:52
文图/应志刚
也是吊诡的很,我一个在江南长大的孩子,自小却喜欢俄罗斯音乐。或许是院子里曾有过一位会拉手风琴的女孩,而她又曾在我乖张的童年给过我姐姐般的爱护。
那首《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在情窦初开的时节几欲让我落泪。我想念莫斯科的姑娘们。
乐途旅游网的小伙伴邀请我去有着东方莫斯科之称的哈尔滨旅行,没有片刻的犹豫,嘴里欢快地蹦出,“好啊!好啊!”
要知道,离我五百多公里外的一座海岛上,有个姑娘已经望眼欲穿等了我半年,当得知我为了去哈尔滨竟然要毁一周前与她见面的诺言,一向温柔的妹子,在聊天表情里一阵滴血匕首、破脑榔头乱舞。
此番旅行的目的地是位于哈尔滨郊外的伏尔加庄园,一处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充满异域风情的庄园。
到的那天,因为航班延误,已是晚上八点,阿什河畔的演出已经开始,那些曾温暖过童年记忆的音乐,弥漫在庄园的星空之下。
手风琴的伴奏声中,一段曼妙的芭蕾正在上演。
男女演员舞动着柔曼的肢体,时而缠绵,时而分离,在如诉的音乐声中,一段你就在我眼前我却碰触不到你的凄美爱情,在这哈尔滨夏日的夜空,微凉沁入人心,激起我们对那些久远爱情的追忆。
我们总是误会战斗民族的荷尔蒙肆虐,却很少知道,婀娜多姿且姿态优雅的芭蕾舞,正是他们的国粹。
我们时常在国内的公园里,看到票友们表演京剧、越剧或是昆曲,而这芭蕾舞,也是俄罗斯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那里的人们宁愿饿着肚子也要花钱去看芭蕾舞演出。
夜色深沉,酒后微醺,这是一杯伏尔加烈酒的效果。欲望四处游走,寻找着燃烧的去处。
湖心驶来一条船,从哥特式建筑的倒影中掠过,一轮圆月正好挂在尖顶的正中,热烈奔放的曲声划裂寂静,是那奔放的俄罗斯美女,撩情的舞蹈。
战斗民族的热情总是令人猝不及防。
在热烈的乐声中,华丽着装的俄罗斯女子,已经迫不及待展示她们曼妙的身材,仿同庄园里随处可见,那些雕塑的女神,美丽到愿意让人被她们吸了魂魄去。
舞蹈是俄罗斯民族的灵魂,亲朋相聚之时,他们都会拉起手风琴,唱起歌、跳起舞来。
天寒地冻的俄罗斯,除了喝酒之外,跳舞是趋寒最好的方法,也因此他们的舞蹈常有快跑、跳跃、快速旋转等剧烈的动作。
我最喜欢俄罗斯族的踢踏舞,那是一种让人忘却忧愁与烦恼的舞蹈。
男女老少穿上皮鞋围成一圈,在手风琴的伴奏声中,用脚尖、脚跟、脚掌击地,发出踢踏响声,女人们边跳边挥手绢,男人们边跳边吹口哨,拉琴者也是边拉边跳,相当欢快热烈。
沿岸开始沸腾,男人女人,不能自持似的,跟着节奏摇摆身躯,对着船上的美女吹口哨。
夜色开始迷醉。
你可以继续留下来喝酒、撸串和撩妹,但你也可以牵着姑娘的手,狂奔去河对岸的圣•尼古拉大教堂,来一段天雷勾了地火的私奔。
不管未来的老丈人多么彪悍,只要你确信今生与她从青丝到白发,“我将和你一起欢笑,一起哭泣;我会忠诚的爱着你,无论未来是好的还是坏的,是艰难的还是安乐的,我都会陪你一起度过;无论准备迎接什么样的生活,我都会一直守护在这里;就像我伸出手让你紧握住一样,我会将我的生命交付于你……”
你就会有神体护佑,金刚不坏,没有谁阻挡得了你和她的爱情。
与俄罗斯人交谈,最终总要谈到他的上帝。
俄罗斯的历史,一半都跟东正教有关。圣•尼古拉大教堂是纯正的东正教教堂,有着代表性的洋葱头圆顶,和东正教特有的三重十字架。
不论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乡村,只要是有俄罗斯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东正教堂。
1898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修筑铁路、建设城市,俄罗斯侨民不断增加,经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在南岗区大直街与车站街的十字路口中心,建筑了圣•尼古拉大教堂。
于1900年12月18日竣工的圣•尼古拉大教堂,面积为393.46平方米,由俄国建筑工程师蕾特维夫主持建成,被誉为”远东第一东正教堂”。十年浩劫中,圣•尼古拉教堂被毁。
目前,我们在伏尔加庄园看到的圣•尼古拉大教堂,是依照当年教堂设计图纸,邀请俄罗斯国家功勋建筑师柯拉金指导建设的复制工程。
一夜迷醉。我是在《三套车》的乐曲声中醒来的。
浅淡的晨阳泛着鹅黄的色泽,透过薄纱的窗帘,弥漫进我的房间,一只不知名的雀儿跃动在窗台。
这是哈尔滨清爽的夏日早晨,阿什河上笼罩着一层薄雾,如同稀释的牛奶,迷蒙莲叶之间,新开的荷层层叠叠,香氛在空气中流淌。
沿着开满鲜花的坡道登上庄园最高处丽丽娅宫,眺望整个庄园,五彩缤纷的尖顶和“洋葱头”,掩映在一片绿树浓荫之间,宛若童话世界。
远远地看见有姑娘在跑步,忍不住心旌荡漾,冲下山坡加入晨跑的队列。
一路上都是香艳的俄罗斯姑娘,有着精致的脸庞,她们侧脸向你微笑的时候,你能闻到来自远东的第一缕春天的气息。
她们健硕且修长的大腿,让我这个有着大肚腩的中年男子跟随得气喘吁吁,不过这样的好处是,你始终可以欣赏她们的美腿和曼妙的背影,而不会因为你一直盯着姑娘的线条,在心里自撸,背上耍流氓的恶名。
人生有进有退,谁能说低谷的时候就没有美景呢?
发表于 2016-08-08 10:43
清晨4点,阳光与薄雾徘徊在伏尔加庄园彼得洛夫宫和阿穆尔堡的林间,夏天的船靠在阿什河畔,山坡上玛利亚宫的尖顶闪耀着金色。早起的旅行者慢慢走过,圣尼古拉教堂里,一束光,印进他的眼。
伏尔加之晨
晨光中的阿穆尔堡和彼得洛夫宫
空中花园玛利亚宫
哈尔滨郊外的俄罗斯庄园
晨曦的温暖的阳光氤氲在淡淡的雾霭之中,空气清冽,这是夏日安静的伏尔加之晨。那些曾经在下诺夫哥罗德、达波里斯科城、哈巴罗夫斯克出现过的建筑,也都隐现于这清晨将要拉开的舞台幕布之中——在整个60多万平方米的辽阔庄园里,分布着许多地道俄罗斯风情的建筑——它们大多都有着远在俄罗斯或是哈尔滨历史上俄式建筑的原型。
“树林脱落了紫色的衣衫,枯干的田野闪着银白的霜,白日仿佛不情愿地出现,随即溜到群山的后面隐藏。”普希金笔下俄罗斯的村庄,似乎也就是这里的模样。庄园的主人定是一位有着极强的俄罗斯情结的人,否则又怎能费此苦心将俄罗斯乡野的童话,整个搬到了哈尔滨的郊外?
鸟瞰伏尔加庄园
圣尼古拉教堂是伏尔加庄园中的标志性建筑。今天我们看到的圣尼古拉教堂是根据原图纸采用严格的标准复建的,“原版”的圣尼古拉教堂曾是冰城哈尔滨的荣耀,和索菲亚大教堂齐名,这座“八面体圆形建筑”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被誉为“远东第一东正教堂”,顶部覆盖陡峭的四坡顶,正中穿插坡度稍缓的双坡屋顶,有着高耸的圆形穹顶和上面闪闪发光的十字架……
航拍下的圣尼古拉教堂,旁边是普希金沙龙。
东正教教堂特有的华美装饰。
一束光,映进你的眼。
穿过两座隐匿于林间的森林别墅,便可抵达阿什河畔的巴甫洛夫城堡,这座由红砖砌成的像一座军事堡垒般的建筑和对岸的金环西餐厅遥遥相望,据说原型也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古堡,由俄罗斯著名设计师弗?弗?布列恩于1795~1797年设计,和两位沙皇也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其中的一位,似乎就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如此说来,这座城堡还真有几分沧桑之感,城堡门口的重甲骑士盔甲似乎仍在提醒人们当年俄罗斯贵族的荣耀。城堡有好几层,底层是出售俄罗斯工艺品的商店,而上面几层则精心放置着俄罗斯的油画和各种雕塑,洋溢着浓烈的艺术气息。
航拍城堡
从阿什河的游船上遥望暮色中的城堡。
城堡门前的重甲骑士盔甲,重现着往日的荣光。
“三只熊乐园”是孩子们和想体验俄罗斯文化的好去处,这里的木质小屋里有壁炉、古老的纺织机和从房顶垂下的婴儿吊床——和我在西伯利亚安加拉河畔看到的那些俄罗斯17、18世纪的老木屋的陈设似乎别无二致。
好吧,让我们按照惯例介绍下有关套娃美丽的故事……这个传说照例也有很多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俄罗斯有青梅竹马的表兄妹,后来兄长远走,因为思念妹妹,就每年做妹妹容貌的木娃娃,而且一年比一年大,后来他回到家乡,这些年所做的木娃娃就成了套娃。
俄罗斯的套娃工艺考究而繁复,题材多样,桦木原材料需要在初春就把木料准备好并通风晾晒,对雕刻和绘画的技巧也要求颇高,最高据说可以一口气套十几层(这套娃得有多大啊……)在这里和蔼而且一点也没有发胖的俄罗斯大妈(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女啊)会给你一些要领,实际可以自己发挥,慢工出细活。
有时,你还能在这里看到穿着民族服装的俄罗斯姑娘和小伙载歌载舞地为客人端上面包和盐——这是斯拉夫人招待尊贵客人才有的礼仪。
激情的伏尔加之夜
“拉起来,拉起红色的手风琴,让美丽的姑娘能听出情人的喉音。”叶赛宁笔下的俄罗斯民族从来都是感情丰富,勇于表达。一个诞生过柴可夫斯基和乌兰诺娃的民族怎可能不能歌善舞?要说夏天的伏尔加庄园什么时候最热闹,那肯定是激情澎湃的“伏尔加之夜”!庄园歌舞团的俄罗斯帅小伙和漂亮的姑娘们拉着琴跳着舞,在阿什河的水面上上演着热情似火的走秀和歌舞,凉爽的仲夏夜似乎也燃烧了起来!
除了“伏尔加之夜”,庄园里的凡塔吉娅俱乐部也有地道的俄罗斯歌舞表演,这个俄罗斯19世纪建筑风格的建筑可谓是伏尔加庄园的娱乐中心。要知道,“凡塔吉娅”的名字本就源于哈尔滨上世纪最著名的夜总会,俄语意为“梦幻”,餐吧、酒吧、迪吧、台球吧和KTV,这里都应有尽有。
俄式美味大餐
既是俄罗斯主题的庄园,那么西餐——准确地说是地道的俄餐自然是伏尔加庄园的必备。和巴甫洛夫城堡隔河相望的全木质的金环西餐厅可以算得上是庄园里最大的西餐厅,据说复刻的原型是1913年哈巴罗夫斯克博览会最大的“空斯特和阿利别尔斯”公司展厅,占地面积很大,有着俄罗斯建筑典型的塔楼和圆顶。
金碧辉煌的金环西餐厅
我们就在这里吃到一顿丰盛的俄罗斯大餐,新鲜烤制的面包、肥鹅肝、烤猪排还有我最爱的红菜汤……和我在俄罗斯吃到的俄餐相比几乎别无二致,非常地道。
TIPS
票价:100元/人
自驾
沿着哈尔滨长江路向东往阿城方向行驶,根据伏尔加庄园指示牌提示右转,直行3.5公里到头右转500米就是庄园大门。
直通车
往程:上午9:30发车,地点是香电街47号;
返程:下午15:30,在庄园停车场发车,返回香电街。
紫陌ZIMO
旅行摄影师、撰稿人
携程签约旅行家|百度旅游梦想旅行家|东方IC签约摄影师
微博|@紫陌的陌行记
QQ|623314728
所谓旅行,就是在路上遇见另一个自己。
导游把我们放在庄园门口,将门票船票还有演出票交给我们,之后就解散了,大家只能按图索骥。
游览图介绍,这是一个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1000亩,阿什河蜿蜒流过庄园,给了这里生机与活力,大片的滩涂湿地,清幽淳朴,草丰水美,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和精美的俄罗斯园林建筑交相辉映,不出国门却可以领略纯正的俄罗斯风光。伏尔加庄园是一个将历史建筑、城市文化、生态保护、旅游度假、餐饮娱乐、婚礼庆典等多功能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旅游度假区,也是个摄影的好去处。
走进景区大门,左边是河流,应该就是女真人的母亲河——阿什河,右边是那些尖顶抑或洋葱头般的建筑。
通往到码头的路上,可见荷花,广州的荷花已凋谢,哈尔滨的荷花却开得正好,大朵盛开的、含苞欲放的荷花仙子们各自展露着她们的风姿。
还有其他的花朵围绕着雕塑。
我先坐船,可以坐60人的游船在阿什河慢悠悠地飘着,那些仿建的景点或小巧玲珑,或器宇轩昂,小桥、荷塘、游人从你面前掠过,不到半小时,就把庄园的全景了解个大概。
下船,抓着游览图独自行走,顺着小路一路前行或左行右看,一个个仿造俄罗斯的建筑伫立在眼前。
漫步河边,沐浴着晨风,看着那清幽的河水,水波荡漾,连绵不绝,建筑物在水中倒影清晰可见,眼前缓缓的展示一脉旖旎的异国风光。水,是自然之母生命之源,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水连水、桥连桥,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
环境很是清幽,鸟语花香,在湖水里时常可以看到一对对的鸳鸯、小野鸭在河里戏水,这里蕴含天然醇朴的自然气息,还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在伏尔加庄园能随处感受到水和园林、水和建筑的完美结合,还能让你不出国门却可以领略俄罗斯风光,你会不断地有举起相机、手机的冲动。
园区复建了圣·尼古拉教堂、“米尼阿久尔”餐厅等30多座精典的俄式建筑,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建筑群,这些建筑或与哈尔滨有关,或与俄罗斯相连,是哈尔滨历史的缩影,是一幅幅记录历史的美丽画卷。各式五彩的洋葱头掩映在白桦树林间,或明或暗,分外妖娆,盛夏时节,园区就像是一幅俄罗斯的乡村写实油画,游客置身其中成了画中人。
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有一段故事,90%以上的建筑原型已经在世界上不存在了,而每一栋建筑本身除了是景点之外,还有很多的使用功能,赋予了建筑新的内涵,让客人能真正融入到建筑的世界里,能感受建筑的生命与意义。
圣尼古拉教堂
1899年,沙皇俄国在哈尔滨秦家岗建立中东铁路局的管理机构,并决定修建一座俄罗斯东正教堂。教堂建设工程由著名工程师雷特・维夫主持,著名画家古尔・希奇文克则完成了圣母像及教堂内部的大量壁画。教堂内部的圣物、圣像及大钟都是从莫斯科运来的,耗资巨大。
1966年8月23日,红卫兵开始拆除圣·尼古拉教堂,但因教堂结构的牢固,红卫兵不得不动用各种工具以及消防车、卷扬机等,直到8月24日早晨才将教堂彻底拆毁,教堂内的文物也多被毁坏或散失。2006年7月,尼古拉艺术馆复建工程在伏尔加庄园开工,尼古拉艺术馆以圣·尼古拉教堂为原形,按1比1的比例完全还原,成了伏尔加庄园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百年的城市变迁,悠远的钟声唤回了人们对“东方莫斯科”久远的记忆,也寄托了人们的一份情怀。
复建的圣·尼古拉大教堂是伏尔加庄园内第一个破土动工的建筑,也成了伏尔加庄园的一大核心建筑。在此后的几年里,伏尔加庄园陆续复建了许多哈尔滨的俄罗斯老建筑,如太阳岛上的帆船形状的“米尼阿久尔”餐厅、“凡塔吉娅”俱乐部;而伏尔加宾馆、普希金沙龙、巴尼亚洗浴中心则是俄罗斯经典建筑的拷贝;此外,一些在俄罗斯境内早已消失的老式建筑,如巴甫洛夫城堡、奥尔洛夫马房、圣彼得堡渔村等,则把历史凝固,使之在伏尔加庄园再现风姿。在这个哈尔滨郊外的伏尔加庄园里,俄罗斯文化与哈尔滨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正完美交融。
尼古拉斯大教堂,按俄罗斯的实体建筑1:1建造,屋顶为银灰色,和其他的教堂不一样,里面没有进行宗教活动,所以是可以拍照的。圣尼古拉教堂承载着文化与历史,沉淀着岁月和缩影。
空中花园
这是园区中高的观景台,可以俯看庄园的全景。从下面看上面是个城堡。中间花团锦簇,有些花是广州没有的。
刚走到这个花园的下面,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城堡里边住的肯定是一个公主,因为公主配的上美丽的多花朵,在花道上行,终于进入城堡——一座雪白的教堂,暖黄色的吊灯,泛黄的地板,酒红和白色交融的墙,一排排白色的长凳,非常圣洁美丽。
在空中花园可以俯瞰伏尔加庄园全景。
巴甫洛夫城堡
参照列宁格勒州毕普城保建设,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古堡,属中世纪风格,19世纪初叶浪漫主义建筑,先后做过防御要塞、学校、医院、警察局等,后在1944年苏联卫国战争中毁于战火。
城堡充分展示了俄罗斯精湛的建筑艺术,目前用于工艺美术品展览、俄罗斯油画展销及俄罗斯商品销售。
彼得罗夫艺术宫
外观参照莫斯科著名的新圣女修道院建造,并吸收了俄罗斯多种经典建筑元素。艺术宫内部富丽堂皇,装饰了壁画、雕塑以及木雕等艺术品,宛如一座文化艺术的殿堂。一个字——大;二个字——华丽;三个字——眼放光;四个字——金碧辉煌!
爱神雕塑园以经典木结构建筑小白桦餐厅为核心,与周围象征爱情的古希腊著名神话人物雕像群相辉映,充满文化艺术气
息,每座雕塑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弯曲的河流,水畔的城堡,好像一幅水彩渲染的风景画。
透过门里看世界,其实世界就是一张门,我们永远不知道门的里面到底藏着些什么。
生活的美好,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不曾留意。
绿草地上满铺着一层无名的小白花,远处掩映在草丛中的红房子在述说曾经的辉煌。
停靠,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
外观看上去很简朴的红房子,门前一片黄菊花,谋杀了我不少表情。
金环西餐厅
花丛簇拥的最美俄式西餐厅,是参照1913年哈巴罗夫斯克国际博览会的展厅建设,原建筑在展览结束后被拆除,属新俄罗斯风格建筑,整体建筑端庄简洁,恢弘大气,庄园复建后作为俄式西餐厅。
坐游船的时就拍了很多这个房子,从桥上穿过,路过门口的喷泉。走近大厅,就被这些迷人的画面的所深深吸引。大厅上下两层,大厅内手绘的壁画,复古的设计深深的吸引着我。
顾着吃这里的俄式餐,顾着让手机吃食物而忘了拍西餐厅的布局。
还有不少别致的俄罗斯建筑、俄罗斯风格的雕塑,有些已经忘记了名字。
我喜欢一切美的事物,就像喜欢一切善良的人,暖心的事一般,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场温暖的遇见。
在我们的心中,始终在为自己修建一座城堡,我们可以肆意其中。待到父母老去,我们就是他们的城堡,铁肩担道义,刀枪不入。
这儿,复建起圣尼古拉教堂;
这儿,早已在俄境消逝的巴甫洛夫城堡重生;
这儿,还有众多的俄经典建筑“拷贝”成型。远去的俄罗斯古堡人文光束,在当今的中华东边境地却这般闪亮。正因如此,连庄园的名,也是俄式的,伏尔加啊!
近代以来,远东的人文理念对中华的影响,曾经犹如洪涛巨浪。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北伐之举,直“东方红,太阳升”,不是都在面向东方,探索光亮吗?!“拿来主义”,无论动机、长短,总是在迈着人类共同体的步伐!